厦门大学第六期美艺课堂——“非遗烧箔画手作疗愈”活动,于11月26日和12月2日在厦门大学翔安校区与思明校区顺利举行。翔安校区活动由厦门大学妇委会主任、工会副主席陈小芬主持,思明校区活动由厦门大学妇委会副主任、工会副主席茹晓燕主持,近百名女教师和女学生齐聚一堂,共同参与了这一富有艺术魅力的文化体验。

烧箔,作为中国传统金属工艺的瑰宝之一,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烧箔画作为这一技艺的延伸,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文化的精髓。它以独特的纸与金箔色彩交织的艺术形式,展现了匠人们的智慧与心血,凝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活动伊始,来自花极客公司的美学主理人孙宁老师带领大家深入了解了烧箔工艺的历史渊源与制作技巧,并详细讲解了烧箔画的创作流程。在优雅的中国古典音乐氛围中,老师们开始了各自的创作之旅。勾勒图案、贴箔的每一步都充满了细致与耐心,大家小心翼翼地将闪耀的金箔纸铺在画板上,精心雕琢着属于自己的艺术品。经过一个小时的专注与投入,随着刷子轻扫去多余的金箔,一幅幅流光溢彩的烧箔画作品悄然成型,呈现出色彩斑斓、光彩夺目的效果,充分展现了老师们的创意和才华。
此次活动,不仅让参与的老师们亲身体验到创作的乐趣,更加深刻地领略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手工制作,大家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这一传统技艺的历史内涵和文化价值,进一步增强了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这样的活动非常好,勾边、涂胶、贴箔的过程能让人静心,专注于创作。扫箔和吹箔的过程更是让人感到轻松解压,最终完成的作品也美不胜收,感谢妇委会精心组织的这次活动!”一位参与的老师这样表示。
美艺课堂系列活动是厦门大学妇委会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建设高质量文化生活的号召,践行“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理念而举办的一系列文化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老师们不仅陶冶情操,也在实践中缓解了工作与学习的压力。校妇委会将继续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让非遗文化走进校园,走进每一位老师的心中,以高质量的文化活动增强厦门大学教师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