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0日晚,厦门大学2016-2017年度三八红旗手(集体)颁奖仪式在建南大会堂举行。参加活动的嘉宾和校领导有:厦门市妇联主席吴亚汝、副主席朱秀敏,厦门市总工会副主席陈幼萍、挂职副主席冯鸿昌,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主席赖虹凯,副校长詹心丽,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进功,校长助理张建霖,离退休处处长郑建华,校工会常务副主席叶鹏飞,校团委书记陈怀锋和有关部处领导、学院党政工妇等领导以及受表彰的集体代表和个人,大会由校工会副主席、妇委会副主任秦红梅主持。
过去的两年,我校女教职工兢兢业业,刻苦奉献,她们勇挑重担、敢为人先,不断取得丰硕成果。今年三月,为表彰全校不同岗位上涌现出的优秀女性,经过各基层党组织推荐、学校初审和终审,最终评出厦门大学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卫生技术评估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台港澳事务办公室3个三八红旗集体和牛霖琳、叶本兰、朱志、宋文艳、张瑶、范丽娟、郑丽、侯莎、徐延辉、黄联芬10位三八红旗手。
颁奖仪式上,赖虹凯宣读了表彰决定,并与嘉宾领导一起为受表彰对象颁奖。赖虹凯代表学校希望获表彰的女教职工能够继续努力,再创佳绩,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推进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颁奖仪式结束后,建南大会堂举行了第五届“三月风采”展示活动。


附:受表彰集体与个人简介
厦门大学三八红旗集体
1.厦门大学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化工学院)

该中心现有教职工25人,其中女教职工20人,占中心总教职工数的80%,现中心书记、主任均为女性。多年来,她们以开拓创新、力求完美的工作精神,为厦门大学建设为世界一流大学贡献了力量。该中心不仅积极承担思明、翔安两校区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组织教改促育人成效;同时还积极进行科普,热心服务社会,不断提升队伍建设。
2.卫生技术评估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公共卫生学院)

实验室共有34名师生,其中女性21名。该团队致力于老年健康与养老、卫生政策与管理、卫生技术评估、大数据挖掘与健康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研究水平国内公认,社会服务卓有成效。团队研究成果为国家及地方的卫生、医保、物价、民政等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了科学循证参考,在医院管理、卫生政策、老龄工作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3.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台港澳事务办公室

该处共16人,其中女性10人,占比达到62.5%。部门内部设有处领导、办公室、综合科、交流科,其中女性处级干部2人、女性科级干部4人。2016至2017年度是学校外事工作的大年,涉外活动数量多、层次高、范围广、影响大。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台港澳事务办公室处积极做好金砖会晤配偶活动,获金砖领导人厦门会晤筹备和服务保障工作“先进集体”荣誉。此外,在开展专项外事活动、八校联盟轮值主席单位及秘书处工作、组织召开外籍专家交流研讨会、开展出国留学行前培训工作以及外教来校服务工作等方面都有突出表现。
厦门大学三八红旗手
牛霖琳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在教学方面,她先后承担过本科、国际硕士、硕博士研究生等多个项目、多个类型的课程;在科研方面,前沿方法和对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并重,多篇文章见刊于国际一类、二类和国内最优刊物;在行政服务方面,倾注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贡献学院管理和发展。
2.叶本兰医学院护理系主任、教授

她已两次赴马来西亚教学。她热心教学改革,发表多篇论文、专著。由其编写的全国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生理学》,被评为2017年福建省本科优秀特色教材。因工作成绩显著,她还被邀请作为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长江学者通讯评审专家。
3.朱志 化学化工学院特聘教授

她长期从事分析化学和化学生物学的研究工作,在DNA分子工程等研究方面有着丰富的研究经验,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在国际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2014年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荣获2016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
4.宋文艳出版社总编

她自从研究生毕业就进入厦门大学出版社从事图书编辑工作,为厦门大学出版社的成长付出了不懈努力,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工作期间,她先后发表出版理论文章和书评等30多篇,获厦门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福建省优秀青年编辑、福建省出版系统劳动模范、大学版协优秀出版人等个人奖励。由其所编图书《城镇化大转型的金融视角》获中华优秀出版物提名奖,该书还曾入选全民阅读年会50种重点推荐图书,此外其策划和编辑图书有多部获得“三个一百原创”奖及教育部、大学版协、福建省出版局所组织评选的图书奖项以及入选各大行业报年终榜单。
5.张 瑶海洋与地球学院海洋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副主任、教授

她热爱教育事业,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和课改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长期在海洋微生物生态学和分子生态学领域开展基础研究工作,有丰富的科研工作经验,学术水平居国内本研究领域的前列,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2010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4年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
6.范丽娟研究生院学位与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

2017年,学位与学科建设办公室担负诸多重要任务。在她带领下,团队经受了重大任务的考验,工作成绩突出。精心组织全校学科参与2016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积极组织开展全校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合格评估工作。积极组织,优质完成2017年学校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申报及全校新增学位授权点申报。
7.郑丽后勤集团学生公寓与环境服务中心校门安防员

她自加入后勤集团安防部以来,始终勤勤恳恳,脚踏实地开展工作,在工作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服务水平。同时,她始终致力于工作细节的提升,通过认真登记外来人员、核实游客身份信息,2013年至今,她已检查到十余名网上通缉嫌犯。
8.侯莎 嘉庚学院法学院副院、副教授

在教学工作中,她积极探索并努力提高教学方法和能力,多次获得院级“优秀教学奖”和“教学方法奖”。在科研工作中,她除了发表多篇较高质量论文,还主持一项省部级课题、两项院级孵化项目和教研项目等。自从她担任嘉庚学院法学院副院长以来,分管的各项工作平稳开展,尤其在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和对外交流方面均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9.徐延辉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教授

作为学科主要带头人之一,她积极参与学科建设。在2008年第二轮学科评估过程中,以第一负责人身份全程参与社会学博士点的评估工作,帮助本学科取得历史上最好的排名成绩(全国排名第八)。她爱岗敬业,业务能力突出,曾入选“厦门大学青年骨干教师重点培养人选”、“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10.黄联芬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通信工程系教授

她指导本科生国家级和省级校级科研多项,获得省级以上竞赛奖20余项;认真指导研究生的科研,善于将研究成果用于教学过程中;带领团队在科研教学方面努力工作,奋勇争先,获得国家级重大专项、重点项目、863项目、国家基金和多项企业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