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第五届“两岸文化发展论坛”聚焦女性议题

日期:2017年11月20日

来源:

浏览:336

      20171118日,“第五届两岸文化发展论坛”在厦门成功举办,来自海峡两岸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13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本届特别增设“两岸妇女与性别研究”特色分论坛,由厦门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主任、厦门大学副校长詹心丽做《关注两岸,促进妇女/性别研究持续发展》主旨发言,并邀请两岸众多相关领域资深实务工作者及专家学者参与研讨。

  

在主旨发言部分,詹心丽指出,厦门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以下简称基地)由厦门大学与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妇女研究会合作共建,自20066月成立以来,得到全国妇联、福建省和厦门市妇联领导的大力支持。基地充分发挥厦门大学地缘优势,“以海峡两岸妇女/性别比较研究”为特色,开展妇女/性别研究,研究项目纳入厦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结合和运用当代妇女/性别研究的新视角,积极推动与闽台高校与研究机构的女性学教学与研究的合作与交流。相关学科建设成果显著,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妇女/性别研究”博士点;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成员主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及部委项目30多项,省级社科项目50多项,并创办《妇女/性别研究》学术刊物。此外,基地受全国妇联系统各单位的委托,为全国妇联执委等各层各级系统举办研修班,提高妇联干部履职能力,传播先进性别文化,取得良好社会效应。


当前,基地纳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该中心由厦门大学牵头、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福建师范大学四校共建,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而建立的涉台研究新型智库。基地紧抓契机,积极融入,立足海峡,整合力量,组建两岸妇女/性别研究协同创新团队,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保障。

  

  

发言与讨论环节由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平台主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彭莉教授及厦门市海峡两岸婚姻家庭服务中心主任、厦门市海峡两岸婚姻家庭协会秘书长韩韬轶分别主持,参与者纷纷建言献策:厦门大学宋建丽教授以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的视角,探讨了医疗实践中的自主权利与干涉;厦门市海峡两岸婚姻家庭服务中心韩韬轶主任从实务出发,探讨两岸婚姻特点与未来趋势;上海交通大学王伟男教授则关注台陆配群体对未来归宿的可能选择;中华两岸一家亲交流协会湛秀英理事长以个案着手从多面向探讨陆配权益之推动;中央编译局郑颖研究员介绍了台湾女性政治力量崛起的原因;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彭莉教授则聚焦两岸婚姻家庭权益的体制机制问题;福建师范大学林小芳副教授着重分析了当代台湾女性参政的制度环境;金门大学社会政策系主任叶肃科教授从社会资本与社会融合视角探讨了陆配福利需求与权益保障问题。其他与会者均积极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参与女性议题的研讨,金门大学叶肃科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王伟男副教授依次进行了点评。

  

作为本届文化发展论坛的特色部分,“两岸妇女与性别研究”分论坛汇集各方力量,聚焦女性议题,肩负社会责任,成为大会亮点。

  

                                           (供稿: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