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红旗手

厦门大学三八红旗手——陈小慧

日期:2017年08月05日

来源:

浏览:



陈小慧,现任厦门大学图书馆副馆长,获评2016年厦门大学校三八红旗手。

2004年11月至今,陈小慧负责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工作,一直保持与时俱进的工作作风,不断调整馆藏发展政策,探索外文电子图书的引进模式,并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适时向馆长提出馆藏建设中的e-only政策,承担电子资源地区组团和谈判工作,为学校节省了大量的采购经费。图书馆的总馆藏量从2005年的409万册,发展至2015年底的999万册(其中纸本馆藏499万册,电子馆藏500万册)。丰富的馆藏资源已成为学校创办一流大学的基础和保障。

在向数字图书馆转型的过程中,陈小慧跟踪国际编目规范的新变化,研究RDF和MARC21等新的编目规则。开展全校各研究型馆藏的编目回溯工作,完成我校南洋研究院图书馆、台湾研究院图书馆和古籍书库的馆藏回溯,使之纳入全国性的文献资源共享体系。我校图书馆自2013年以来连续三年向全国中外文联合目录的原始编目贡献量超越北京大学等图书馆,位居全国第一。

2005年起,主持制定了《厦门大学院系自购图书资料管理办法》,对全校院系自购(包括教师科研经费采购)的图书资料进行规范管理,统一纳入图书财产体系,并承担审核工作。每年入库登记的财产总额超过100万元,有效防止这部分国有资产的流失。

她还制定《厦门大学图书馆数据库采购管理办法》,并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外文数据库主要参与DRAA的联合采购。将图书馆的外刊资源与数据库进行整合,尽量避免资源的重复采购,提高数据库的使用效率,每年经过认真的查重与整合,为学校节省几十万经费。

她同时积极参与横向课题的研究。2010年12年,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了CADAL的数字化资源建设课题,获得项目经费132万元。使本馆特藏数字化的建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11年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施普林格出版社《外文电子图书馆藏的模式与策略》的课题,获得项目经费8万元,项目成果获得施普林格出版社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