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办公室
化学化工学院是我校重要学院之一,是学校“双一流”建设重点学科。为确保繁重的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工作的正常和有序运转,为“双一流”建设保驾护航,学院办公室的服务支撑与保障工作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学院办公室现有在岗女职工17人,占院办总人数的70.8%,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中共党员(16人),14个科级岗位中女性占13个。女性群体平均年龄37岁,具有硕士学位15人,承担着学院的人事、党务、外事、教学、科研、研究生等管理支撑工作。
学院办公室2011年获评厦门市“巾帼文明岗”,2012年荣获厦门大学“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19年作为福建省高校“十百千万工程创建工作”之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近5年,40人获校级及以上奖励,1人获福建省“向上向善·青马之光”领航工程之“向上向善育人工程基金”项目奖教金,1人获2019年福建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工作者,10人获学校奖教金。
一、牢固树立政治意识,争先创优做先锋模范
学院办公室女职工群体中绝大多数为共产党员,始终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到“两个维护”,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党性锻炼,在学院各方面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一支凝聚力强、主动性高的巾帼党员先锋队。办公室女同志们在积极落实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积极资助宁夏张树村贫困孩童,防控疫情战役中主动加入“一对一”帮扶退休教职工,捐物捐资保障一线等工作中,充分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树立起化院乃至全校的模范党建标杆。
二、发挥创新发展意识,建立一流管理标杆群体
学院办学规模大,工作事项多,事业发展快,教职工人数最多,高层次人才集中,重要学术活动多,因此对行政管理与服务工作的要求极高。杂事难事多,已成为院办日常工作状态。面对复杂的工作状况,责任与能力并重的院办女性群体,秉承“一人多岗、一岗多能”的目标,遵循“全员参与公共服务,互相补位”的新思路,通过信息沟通、数据交流和业务学习,换位思考,加强协作,打造成了一支作风优良、能力全面、信息完备的工作团队,以一流管理服支撑“双一流”事业发展。办公室团队在学院承办的各类学术活动上,发挥会务专长,周密筹划,组织有序,广受好评,被院内领导老师、国内外专家评价为“职业化的办会团队”。
三、秉承以人为本意识,打造模范服务窗口
学院办公室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于师生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做到 “以师生为中心”,努力为全院师生做到“一站式”精准管理服务。办公室女同志不少是二胎妈妈,在合理平衡家庭和工作前提下,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保障各项工作高质高效完成。办公室工作氛围专业、宽容、关爱、积极,并形成了享受工作、终身学习、守望相助的办公室文化。作为全校离退休教职工规模最大的“长寿学院”,办公室延续发扬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努力为老同志们排忧解难,并持续为学校、学院发挥余热。通过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离退休教师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国家发展的强有力脉搏。
四、建立精细管理规范,强化完善内控建设
学院办公室负责对学院的人、财、物、信息等进行具体管理,长期以国际先进的标准规范工作程序,形成高水平的职业化秘书团队,秘书职责分工明晰又互相补位,营造各司其职、协同合作的良好局面。办公室积极完善学院各类规章制度,简化审批流程上网供全院师生查阅,并充分利用学校OA系统,实现审批电子化,为师生提供精细化行政服务。特别是结合学院实际,协助制定完善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推进学院安全检查制度化规范化。目前学院已形成较为完善、全面的学院内部控制措施,优质保障学院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